在尼山,求解数字世界

2023-06-26 15:30:22     来源:新黄河客户端


(资料图片)

新黄河评论员:张成地

人类不断改变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适应世界。人工智能时代的降临,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结果,也是增强人类适应性的砝码。

6月25日-6月27日,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举行,作为全球互联网发展的顶级盛会,此次“尼山对话”是大会举办的首个专题性国际会议,国际组织、政府部门、全球知名互联网企业负责人、诺奖得主等等,他们应邀前来,在尼山,求解数字之问。

尼山,是人类文明的艺术瑰宝——3000年儒学历史的发祥地;人工智能,第四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古典与未来,如同人类左右手中的两部著作,一部仍要补全,一部尚待续写,彼此“互文见义”。此时此刻,人类社会的文化积淀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技发展正在寻找深度融合的微妙节点,尝试着打量过去、探索未来。

其实,这样的融合早已在不自觉间拉开帷幕。过去与未来,关乎人类的记忆力和想象力。曾经,人类的知识成果和文化成果往往是被少数人认定,散见于骨壳、羊皮卷,或纸张上,学富五车、浩如烟海是对彼时情景的生动描述。如今,即便一块小小的芯片在理论上也可以储存所有已知,透过屏幕被所有人看到,甚至毫无保留地传递。此次大会,孔子的形象、论述以及各种儒家经典以不同的数字方式展示正是数字世界的现实价值。

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想象力就是未来。人类想走得更快,便有了汽车、火车、高铁;人类想一览天际,便有了飞机、卫星甚至空间站;人类想让夜晚明亮,便有了篝火、蜡烛、电灯;人类想要即时通信,便有了电报、电话、手机。电影《黑客帝国》所想象的数字世界,到今天也不过二十几年,人类似乎就已经摸到了人工智能的门槛。

速度,似乎是不可控的,也是科技发展中最大的变量。全球范围内,新职业、新业态层出不穷,新规则、新秩序正在构建。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这不是人类文明第一次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从18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人类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眼下正孕育着第四次科技革命。数字化带来的红利尚“欲见还羞”,隐私泄露、新型数字化诈骗、人工智能替代等负面效应已经“初见端倪”。在向上的自由中,安全、隐私、自由等价值应当没有排序,“诸善之争”或许是人类进入数字文明世界的一道必答题。

此次大会以“人工智能时代:构建交流、互鉴、包容的数字世界”为主题,其中聚焦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人工智能时代人类文明向何去处”。会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的发言想必会引起不少共鸣,“坚持技术发展和安全可控的双轮驱动,才能行稳致远。如果我们能够安全负责任地驾驭AI发展之路,大模型就会重塑数字世界,人工智能就可以为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创造无与伦比的繁荣。”

500万年前,古猿变成古人类;10万年前,进化出晚期智人;7万年前,全世界人类被恶劣环境所制,仅剩2000人;21世纪,世界人口已经突破80亿。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算起,科学技术进入发展快车道也不过200多年的时间。如果将500万年缩短至1年,200年也只相当于20分钟。现今科技的产生恐怕也只是人们打猎、煮食间隙中一时走神的顿悟。

茫茫宇宙,人类文明的诞生与发展,已是奇迹;人工智能时代,能否再奇迹,亦值得期待。

标签:

包装